1月10日至15日,汕大文学院全球研究与境外实践创新班 “环球实践学习:澳门课程/Global Learning in Macau”顺利完成。本次实践课程以拓展视野和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为总体目标,以团队项目的形式进行。来自文学院的8名同学分为两组,分别选择了土生葡人特色菜肴的形成、澳门中小企业的继承和发展两个课题前往澳门进行调研和考察,探讨其全球化的模式与特点。本项目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教务处和国际交流合作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本次项目实践由文学院全球研究中心赵无名副教授和孙金峰博士带领,项目内容由理论学习和实地调研两部分构成。在理论学习方面,本项目邀请了澳门大学的汤开建教授、张倍瑜博士和陈家怡博士分别进行了三场讲座:“澳门:西学东渐的桥梁与孔道”、“澳门:文化双面神”和“土生葡人的离散和身份认同”。同学们与三位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澳门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具体、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在实地调研方面,8位同学四人一组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考察和调研活动。 “土生葡菜研究”项目小组的成员们聚焦于土生葡菜演变的影响因素,实地走访了三家土生葡菜餐厅,与餐厅主厨及服务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土生葡菜的烹饪特点和主要食客构成。该小组还成功采访了澳门土生葡人美食联谊会理事Florita女士,她向同学们介绍了土生葡菜的发展背景,并亲自现场烹饪土生葡菜免治猪肉。通过参观Florita女士的现场烹饪和介绍,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土生葡人饮食文化的认识,收获颇丰。
另一小组以“澳门家族企业李锦记”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本土企业的传承与发展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小组先后两次前往李锦记在澳门的店铺进行考察,并对店里86岁的老伙计威叔进行了两次全面的采访。通过调研,同学们发现在推广品牌和扩大市场的过程中,李锦记不仅根据本地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推出新口味,更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征集厨师教外国人做中国菜、使用李锦记调味品。作为家族企业,李锦记制定了家族内部制度,聘请外姓人才进入经营管理层,企业由此得以高效发展。
1月15日上午,本次课程实践环节的最后一天,两个小组分别就各自考察和调研所得的内容进行了汇报,澳门大学的张倍瑜和王雨两位博士以及赵无名老师分别就两组的汇报内容给出反馈和建议,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指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通过在澳门的这次实践学习活动,两个小组对于各自研究的相关主题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土生葡菜饮食文化演变和澳门家族企业李锦记的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有了具体而丰富的认识,切实扩展了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运作能力。接下来,在2019-2020春季学期的三周课堂学习环节中,两组同学将就此次在澳门的考察资料和学习所得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深化并且进行全校公开的汇报分享。
(图文 项目组)责编 吴斌







